俞敏洪考察云南分众美丽小学 探寻中国村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2020-12-29 15:31
在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瓜镇兴隆村,有一所小规模学校。2016年9月,前北大附中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来到这里,出任校长,并带来了一支高学历的教师团队,在公益资金的支持下,对学校进行了彻底的改善与重构,从校园建设,学生管理,到课程创新。
他们的探索成果,能否为农村教育找到出路?12月10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率团队来到这里,探寻农村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同时,他携手公益机构“是光诗歌”创始人康瑜,走进田间地头,为孩子们带来一堂诗歌课。
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
走进分众美丽小学,只见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奔跑嬉戏,红光满面,笑声不断,整个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
教学楼的正面印有醒目的字样“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这是美丽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认为,生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学习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式。
抱着这样的理念,学校改善环境,给学生们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修建了浴室,保证每个孩子一周能洗两次澡;改建农村的旱厕为水冲厕所;安装了净水系统;将宿舍、食堂布置得温馨整洁,目的是让农村孩子也能过上健康、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此外,洗手间贴着的性别教育小贴士,以词牌名命名的建筑,教室墙上挂着的学生模仿秀照片,与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相似,生命教育、美育、人本教育的细节处处可见。
(教室墙上挂着老师们拍的学生模仿秀照片)
教学方面,在语文、数学等基础课之外,学校研发了校本课程“生活家”。这学期,生活家课程的主题是“社会情感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处、善相处。
俞敏洪以学生身份参与到一堂六年级的“生活家”课程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情绪的颜色”。老师从最近几件师生亲身经历的小事引入,教会学生用情绪标尺给情绪归类,接着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准确识别情绪。
”孩子在日常相处中难免出现摩擦,学习中也会有畏难情绪,教他们认识情绪、调节情绪,能帮助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心理学硕士背景的教师单兰迪已在美丽小学讲授了四年多“生活家”课程。
美丽小学的所有课程,都由老师们自主研发,内容取材自真实生活,比如最近兴隆村外的公路出了一场交通事故,这周就把交通安全和生命教育作为授课重点,甚至一个男孩青春期的困扰,也能被研发为课程。
(俞敏洪和康瑜和孩子一起上诗歌课)
遇见大山里的小诗人
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写诗便是其中之一。俞敏洪和康瑜带领孩子们走进苍翠的山色中,在庄稼地里围坐成一个圆,在冬日的暖阳中开启一堂诗歌课。
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一组比喻句练习开始,释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想你的星期天,就像眼泪一样飞快地流走。”
“阳光下的奶奶,像驼了背的大树。”
“你在风里闻到了什么?”“听听看,对面的大山有什么声音?”“动动手指,能摸到什么?” 孩子们闭上眼睛,感官被充分打开,笔尖不断流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
“玉米地里的风,把我带到了纽约。”
“世界太大了,我要用鼻子闻遍世界的香气。”
诗歌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提供一种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方式。而人的一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种关系,这也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俞敏洪激励孩子们,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要热爱自然,用自己的感官去触摸世界的美好;还要学会爱与相处。
他也勉励孩子们珍惜在美丽小学的学习机会,“这个世界很大,你出去了才会感觉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去追求和寻找,你的五官可以触及到天外的任何一个地方。”
(俞敏洪和美丽小学办学团队合影)
探寻中国村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目前,美丽小学办学已近五年,共有164位学生在读。17位老师中,除了两位本地老师,其余15位均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他们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加入美丽中国支教两年,开启了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思考。这群怀揣教育理想的青年,在支教结束后选择继续扎根西部山区,为更多乡村孩子带去优质教育,并通过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一套有特色、可推广的乡村办学标准,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调研当天,俞敏洪与美丽小学办学团队进行座谈,回应了老师们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与乡村情结,并与美丽小学创校校长兼办学顾问康健教授,就农村创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的未来等话题展开探讨。
在俞敏洪看来,城镇化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造成乡村教育的凋敝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的,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令人忧虑。乡村教育,尤其是村级小学的出路在哪里,农村孩子的未来在哪里,是他思考最多的话题,也是他此次乡村教育考察行所追寻的目的。
康健表示,如今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备,但很多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懈怠等问题严重,农村教育现状要想改变,必须从观念、体制开始突破。而由于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学校很难靠自己“咸鱼翻身”,需要外部专业力量以及资金的支持。
通过调研,俞敏洪认为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云南分众美丽小学的办学实验很有意义,他希望联合多方力量,为中国农村学校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模式,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稳定性,“在这个话题上我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与你们一起研讨。”
告别美丽小学后,俞敏洪一行人前往楚雄州元谋县羊街中心完小、羊街中学、甘泉完小三所学校考察调研,参观教学楼、食堂,了解学校办学现状,寄宿制学生、留守儿童的管理等问题,并与师生座谈交流,针对学校反映的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老师外出交流机会少等问题,提出新东方老师一对一帮扶、教师培训等方案,并安排部署落实。
(俞敏洪一行与孩子们合影)
至此,俞敏洪和新东方公益团队的此次乡村教育调研行圆满结束。三天时间里,一行人来到贵州云南两省六市,走访了两所乡村创新学校,回访了他担任名誉校长的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并探访了其他四所乡村中小学。一方面通过考察农村创新学校,希望为乡村教育找到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走访传统乡村中小学,了解西部农村教育普遍现状和需求,为新东方公益行动铺路。每到一所学校,俞敏洪和团队都会为师生送上激励、关怀和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携手奥运冠军高敏进行励志演讲,为师生捐赠优质图书等等。调研结束后,俞敏洪和团队还将完成调研报告,推动政策的完善和更多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教育公平之路,道阻且长。未来,俞敏洪将带领新东方继续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上砥砺前行,为更多乡村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