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目标”——给新东方新老师的分享
犹记得我初来新东方的时候,总监助理黄芮老师例行地发了一篇总监写的新东方老师要做到的一二三四……每一项都是巨大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如一个月时间刷完五三,看完砖厚般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还有大刑“考试伺候”等等,我感到了压力。但我必须完成,我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现在想来,这些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任务本身一定会对个人的专业精度产生多大的效用,这些任务只是让新东方人能有所认识:新东方就是一个不求苟安,但求极限的地方。“极限”是刺激我肾上腺素激增的元素,是我来新东方的原因,也是对我的考验:梦想不能只是“梦”和“想”,学中文的理想主义者还必须脚踏实地,坚定前行。
在新东方的日子是我一晃即过的青春。它很快,也很充实,以至于面对电脑,“啪啪”地敲击键盘,我“为了那片海不顾一切”的过去就浮现屏幕。对于新鲜的血液,新的能量,我很想跟新老师们分享,分享现在与过去不同的一个新东方人的感悟:
个性化或者大班不是重点,无论如何你都可以同样优秀。在学校教书时我也曾被校长厚爱,被学生和家长“奉若神明”。但我知道,我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被摔打,不然老了如何追忆似水年华?所以,放弃荣誉,我走出四川,来到苏州,生孩子、安家后,加入新东方。起初我很失落,我想带大班,为何面试我的是个性化的总监?听着总监饶有兴致地谈着他觉得颇具诱惑力的薪酬,已经有房有车有娃的我兴趣不大,他没有说中我要的点,但是走出个性化教室,他走进办公室又急步走出,悄声对我说:“你先帮我一把吧,以后有机会给你带大班。”我想,这句话打动了我。我想,现在我这么热爱我的工作,我的学生,也是因为他们对我的需要和期望的眼神。
我和亚坤老师虽只有“一饭之缘”,但我记得亚坤老师跟我说过:“你把优等生带得更优秀不是你的本事,因为他们本来就很努力,会超出你的预期。能把差生带得中上等,才是你的本事。”我总是会牢记新东方前辈的谆谆教诲,来新东方时我把过去自己的一切“光辉”放下,因为没有名气,学生也不多。高总面试我的时候说过:“你只教高考语文会饿死,高中生本来就不多,高考学生也基本都在大班里。”我记得当时我说:“有我就会有学生。”自信不是一句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血泪打拼。我不嫌弃学生成绩低,正是因为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才来到新东方。所以,我把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当成使命,我虽然几乎不反馈学习内容,不给家长打电话,但我会每天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点评、删除、添加,然后让学生一篇篇背诵我修改好的定稿。这对于教师本身的内力是一个考验,好在学了7年中文的我不负虚名。学生和家长的心都是肉长的,在一个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后,在学生们的成绩提升后,在学生和家长的关系逐渐改善后……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谢,并且给予我深深的信任。家长甚至对我说:“张老师,我相信你,不需要沟通,要怎么上课,加课,你直接安排就好。”超额的付出会带来良性的循环。我就这样快速成长起来了。
我后来把我改作文时的一段意识流感悟投稿给了全国新东方教师节举办的《老师,本该如此》征文,拿了全国二等奖,这是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很知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坚定不移的苦行僧式的梦想实践。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学生这个核心,因为成就了我的学生,我才知道极点的所在。从最初带差生、中等生,到现在我可以带上等资源,这都是一滴滴苦泪搭建起的“自由高点”。但这也只是一个阶段。徐洋博老师问我:“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教室里贴的‘独立人格’‘全球视野’?”,北大出身的高材生思想境界果然与众不同,这或许是我需要思考和践行的下一个目标。
在新东方,成长之路永远有“目标”。比如,先把一个倒数第一带成“班级第一”,又或者熬炼一个从“学民到学霸”的神话。你会发现,你沸腾的血液,攒动着每一个细胞,你会听到:属于你的“劈劈啪啪”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