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推倒北大三角地 不能推倒北大精神

  北大的三角地终于被推倒了,变成了一片废墟。2007年就说要把三角地推倒了,又过了十年,现在真的被推倒了。


  北大三角地,是北大的代名词,是北大学生思想自由的代名词,也是北大学生宣泄灵魂的代名词。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学子来说,在没有任何其他媒体渠道可以发声的时代,三角地成了我们心中的一片圣地。


  我八零年进入北大后,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三角地信息栏。三角地是在北大服务中心、学生第三食堂和老师宿舍16楼之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边上的路北通图书馆和各教学楼,南连各学生宿舍,是学生上下课必经之地。三角地有一排信息栏,供学生张贴各种活动通告等使用。


  我在北大的十年,前五年当学生,后五年当老师,每天端着饭盆,必经三角地。学生竞选的通告、电影放映招贴、各种讲座通知,都在三角地发布。八十年代的很多学生运动,发起地都在三角地,不管是集结演说,还是庆祝中国女排的节节胜利,敲饭盆摔水瓶,起源地都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地周围。在北大当学生的最后两年,我曾经把自己写的诗歌抄写后贴在三角地,也曾经把组织舞会的通告贴满了三角地。可以说三角地伴随了我在北大的十年成长,也见证了我在北大的悲欢离合。


  三角地对我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89年之后北大教学一度受影响,我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这一行为违反了当时校方不允许北大老师在外面兼课的规定,我因此和当时的领导发生冲突,结果被给了一级行政记过处分。领导把我的处分通告放在三角地的信息栏里,并且锁在玻璃橱窗里,放了一个月,同时三角地的高音喇叭播放了一个星期我被处分的通告,我因此一下子成了北大“名人”。


  当时我住在北大三角地边上的教师16宿舍楼,不管在房间,还是在外面,都能够听到看到我的处分,身心深受伤害。现在想来要是没有这一出,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新东方了,现在从心底里有点感激当时处分我的人。


  三角地还是新东方事业的发源地。我从北大辞职后,出来创办新东方,新东方广告张贴最多的地方,就是北大三角地,新东方前几年的学生,也多来自于北大。


  这次三角地被拆除,校方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三角地信息栏充盈各种广告,特别是虚假广告,会对北大声誉产生不良影响,拆除三角地信息栏由此成为校园治理整顿的一部分。”如果真是这样,我还算是三角地商业广告的始作俑者之一(惭愧惭愧)。


  不过当时我对新东方贴广告的员工有个规定,不允许覆盖学生活动广告和通知,只能把新东方的广告贴在别的商业广告上面。后来新东方开始使用别的市场宣传手段,张贴小广告的行为就逐渐减少了。


  八十年代在北大的学生,对三角地有着浓厚的感情,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中心。我们几年如一日在边上的服务中心买日常用品,在新华书店买图书,在理发店理发。我在北大的十年,有一大半的饭都是在学三食堂(今天的北大纪念讲堂)吃完的。同时我还在三角地旁边住了四年,从房间的窗户里,就能够看到三角地学生的来来往往。对于那些恋爱中的学生来说,手拉着手,一起看信息栏,成了一道必备的风景。


  我们在北大的思想成长,可以说和三角地密不可分。大部分八十年代的学生,想起北大,必先想起三角地,然后才会思念未名湖。


  北大的学生越招越多,地方越来越紧,很多老楼容量不够,都被拆了盖上更大的新楼。去年在同学群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我们住了四年的本科宿舍32楼被拆,还有人把32楼的旧砖,打磨后刻上字卖五元一块留作纪念。


  当时有人想要发起保护运动,但我没有参与,因为那些宿舍楼,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简单筒子楼,尽管我们有感情,但拆除在原址上建设更现代化设施更完善的新楼,我觉得是件好事。三角地要拆除的消息传了很久,有些北大人给校方上书,要求保留,我到三角地去看了一眼,发现信息栏里面除了各种小广告,确实已经没有学生表达思想和重要活动的任何信息。


  今天的北大学生,已经有了更多的渠道,在各种社群里面,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活动,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阵地。关于三角地,校方说:“未来,这里会被设计成绿化道路,原则上不再修建新的建筑。而具体的改造方案正在设计,预计下学期确定,房产管理部也欢迎同学们参与其中。”


  我希望校方新的设计方案,一定要保留一点三角地原来的特点,在核心地带,继续留一些信息栏,让北大学生的言论可以多一个发泄的渠道,这样既可以保留老一代北大人精神记忆的温馨,也可以让新一代北大人,通过这种方式,和老一代北大人有所连结,让跨越两个时代的精神相连。


  三角地,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激情、我们的爱恋,都曾经在这里发生。北大一路向世界名牌大学高歌猛进的路上,不要忘记,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精神和灵魂上的宣泄之地和归宿之道。当他们离开大学并且怀念大学的时候,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珍藏着那么一片地方,不管多么简陋,都不能抹去那支撑他们生命的力量。


  2017.01.21